全链条发力打造中国“奶罐”硬实力 ——从奶业振兴看内蒙古高起点跨越
奶牛存栏169.5万头,同比增长13.4%。
(资料图片)
牛奶产量275.3万吨,同比增长11%。
乳制品产量227.6万吨,增速14.7%。
今年上半年,内蒙古再次用亮眼的“成绩单”展现出奶业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“乳香飘飘”的内蒙古,究竟在中国“奶罐”中占多大分量?
内蒙古地处“黄金奶源带”,是全国最大的奶业生产区,奶牛存栏、牛奶产量、奶产品产值等多个指标稳居全国首位,全国人民每喝5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。
数字说话。全区现有年销售500万以上乳制品企业83家,加工能力1230万吨。2023年,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8家,达到38家,加工能力达到1140万吨。此外,全区获得SC认证的企业有41家,获得小作坊登记证的手工坊有1584家,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。
2022年8月,荷兰合作银行公布“2022年全球乳业20强”,伊利位居“全球乳业五强”,连续9年保持亚洲乳业第一。蒙牛升至第七位。
鲜有一个区域能像内蒙古这样,同时孕育两大位列全球乳业前十强的乳企。中国乳业“两牛鼎立”,助力呼和浩特从“中国乳都”向“世界乳都”迈进。从中,也可以看出内蒙古在中国乳业中沉甸甸的分量。
奶业是内蒙古的绿色现代产业、当家支柱产业,是保障国家农畜产品供给、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支撑。全力推进奶业振兴,瞄准奶业这个长板,全力把产业链拉得更长,成为内蒙古推进经济工作、承担政治使命的明确目标。
8月,巍巍大青山下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更显朝气。
在位于健康谷的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里,智能化的生产线高效运转,日处理鲜奶6500吨,是全球产能领先的单体工厂。同样位于健康谷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,采用了全球一流的自动化设备和智慧低碳管理系统,是全球领先的智慧示范牧场。
作为“十四五”期间呼和浩特市的重点项目,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聚焦打造以乳产业为核心的“千亿级产业集群”,通过产业驱动全链发展、数字赋能智慧城市、绿色引领产城融合,创造了全球奶业多项“之最”。在健康谷,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世界先进的乳业生产新模式,也可以见证从“一棵草”到“一杯奶”的乳业生产全过程。
透过伊利,可以清晰看到内蒙古立足得天独厚的奶业发展优势,全力推动奶业向更广、更深、更高水平发展壮大的坚实脚步。
“家底”很厚,分量很足。今年以来,我区锚定奶业率先振兴目标,紧盯奶产量达到785万吨、奶业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年度目标,坚持“链长+链主+专班”工作模式,以全产业链思维加快推进奶业发展。
政策发力,持续推进奶业振兴。我区连续出台实施一揽子扶持发展政策,2022年出台了支持力度空前的“奶九条”,聚焦优质牧草供给、优良品种培育、优质奶源基地建设、奶牛疫病防控、乳业科技创新等环节,从全产业链解决制约奶业发展的关键问题。今年继续完善支持政策,对“奶九条”优化升级,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区内外奶业发展现状,总结现行政策运行成效,聚焦解决当前行业生存压力增大等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问题。
奶业更有“国际范儿”,还需跨过哪些坎?优质饲草供应、自主供种能力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。
奶牛好,牛奶才好。在现代奶业发展中,奶牛良种是奶业生产的根基,优质高产奶牛直接影响着奶源供应。
在赛科星清水河奶牛核心育种场,培育“国际范儿”种牛劲正酣。
透过参观通道的玻璃墙,可以看到一头头奶牛正排队进入自动化挤奶转盘机,药浴杀菌、拳握式验奶、擦拭、上杯巡杯流水操作,自动挤奶的场面有序而壮观。
这里是国内规模最大、遗传质量最高、技术集成要素最全的奶牛核心育种场,每年可培育顶级乳用种牛500头,生产高产奶牛性控胚胎5万枚。下一步,这里将建成服务全区、辐射全国的优质奶牛种源基地。
赛科星的背后,是我区坚持自主培育为主、引进和繁育相结合加快良种奶牛扩繁的坚定步伐。目前,全区有育种企业7家,包括2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5家种公牛站,有全国排名前100名的荷斯坦种公牛19头、西门塔尔牛37头。上半年,全区共生产荷斯坦冻精42.3万支,生产荷斯坦性控胚胎7484枚,冻精、性控胚胎供给能力均可满足区内全部需求。已推广使用性控冻精10.3万头、性控胚胎6721枚。
6月初,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3200亩头茬紫花苜蓿开镰收割。
苜蓿草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被誉为“牧草之王”。与其他秸秆饲料相比,其具有蛋白含量高、纤维质优、适口性好的特点,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、提升鲜奶质量有重要作用。
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,6月初是紫花苜蓿的头茬收割期,由于其生长周期为28天,所以每年6月至10月可收获4茬。
收割后的苜蓿草经过晾晒,随后被打捆机用多层拉伸膜打包成高1.2米、宽1米的圆柱形“草罐头”。经过厌氧发酵的苜蓿青贮,营养保留完整,口感更佳,而且贮存时间可达2-3年。同时在发酵中会产生乳酸菌,使每头奶牛的产奶量能提高10%左右,这样的一个个“草罐头”成了奶牛的最佳营养餐。
如果说牧场是奶业的第一车间,那么牧草则是奶业的第一原料。要饲养出好的奶牛,就要从其优中选优的“口粮”开始。
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,给奶牛端起“铁饭碗”。上半年,我区饲草种植总面积1834万亩。其中,青贮玉米1409万亩,燕麦草167万亩,预计青贮玉米、燕麦草供给能力可满足区内全部需求;种植苜蓿258万亩,其中2023年新种植苜蓿62万亩,今年我区优质苜蓿的自给率预计可提高到80%,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。
强化集群建设、促进协同发展,内蒙古抓好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全力打造一流加工企业、做强一流产品、创建一流品牌,全链条发力打造“奶罐”硬实力。(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韩雪茹)
关键词:
相关阅读
-
全链条发力打造中国“奶罐”硬实力 —...
奶牛存栏169 5万头,同比增长13 4%。牛奶产量275 3万吨,同比增长11%。 -
第三届长三角体育节——首场《蛋仔派对...
7月28日-30日,第三届长三角体育节电子竞技赛暨EYL全国电子竞技青年联 -
驱动精灵导出硬件信息的方法介绍
驱动精灵是一款操作简单,深受用户好评的驱动管理程序,设有众多实用功 -
陈继友:国学文化传承的布道者
陈继友是一位国学文化高级讲师,也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。他出生在 -
与野生动物亲密自拍?看似画面和谐,实...
近日,有网友在草原游玩时晒出手持鼠兔的照片,引发热议。鼠兔外形酷似 -
齐鲁制药集团践行环保生态发展,守护每...
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,青山绿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。齐鲁制药在为全球患者提 -
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|海阳市发城镇开展...
大小新闻客户端(通讯员于鹏)为加强辖区内危化品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-
漳州闽南书院在漳州古城揭牌
本报讯(记者杜正蓝)8月2日,漳州闽南书院在漳州古城揭牌,同时授予漳 -
创意视频 | 身影
创意视频|身影 -
京港澳学生交流营结营 三地青年同游首...
京港澳学生交流营结营三地青年同游首都感受浓浓爱国情 -
风电设备公司上半年业绩亮丽 机构:下...
【风电设备公司上半年业绩亮丽机构:下半年风电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】 -
采取措施转移群众、抢险救援 多部门积...
在河北涞水县,持续的强降雨和强风天气引发险情,影响居民生产生活,当 -
经济日报:金融支持保交楼重在稳定持续
【经济日报:金融支持保交楼重在稳定持续】经济日报头版文章指出,金融 -
钢结构首吊!临港这一上海市重点工程迎...
近日,上海市重点工程积塔半导体特色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(二阶段)钢结 -
安徽省凤阳县:“三个强化”扎实推进基...
近年来,安徽省凤阳县以“试点先行、以点带面、循序渐进、全面覆盖... -
记者手记丨上周六,在阿德莱德也有一场...
上周六,几乎与申城中超德比同一时间,在阿德莱德也有一场“德比战... -
村里来了乡村振兴“合伙人”
青山掩映,碧水环绕,富有特色的民宿妙趣横生,孩童在水边嬉戏,年轻人 -
服务消费如何好上加好
服务消费若要“好上加好”,不仅对供给的规模、种类、价格、品质有... -
京广线琉璃河南至涿州间上下行线路临时...
记者通过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认证微博“北京铁路”了解到,8... -
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展:亮点产品(一)
8月3日,FBC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隆重开幕,